为什么低于0.6%的POS机不能刷?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“刷”可以说是泛滥了,各超市、路口的免费送,而且各种各样费率都有,这其中是否有什么“猫腻”?不知道我们有没有听说:不能刷费率低于0.6%的POS机,知道为什么吗?

为什么低于0.6%的POS机不能刷?

我们假如想系统的知道为什么,想成为一个专家不被忽悠,就请花几分钟看完没有耐心的,直接翻到文末看结论。

首先,普及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:

你有没有这种的经历: 你去消费,当你结账时,店员会隐晦地和你说,“今天POS机正好坏了,所以请你付现金吧。。。”  为什么?    因为你刷卡,商家是要付一定比例手续费的。    比方:你今天晚餐吃饭,在饭店刷卡消费了1000元钱。但实际上,商家是拿不到1000元的。 商家拿到手的是994元,付了6元手续费。

这同样是有些商家会规定顾客加收手续费的原因之一

那所谓的“手续费”去哪了呢?   分别是发卡行、银联和收单机构这三方收取的,也就是说,费改之前,商家会支付0.78%的手续费,三家分钱的比例是7:1:2

发  卡  行:0.55%

银     联:0.08%

收单机构:0.15%

费改之后,这一比例变为:

发 卡 行:0.45%

银   联  :0.065%

收单机构:0.085%

下边继续分析这三个机构的成本和利润:

一、金融机构(发卡行)

这是“手续费”里最大的一块,0.45%是分给金融机构的。看似金融机构拿得最多,但实际上金融机构也没赚钱。因为金融机构要提供三大福利:1)积分兑换礼品;

2)免息期;

3)各种各样权益、羊毛

其中,“积分兑换礼品”,尽管各大金融机构吹嘘得眼花缭乱,但总体均值下来大致上就是0.2%,每家金融机构有可能有细微差别。 各种各样权益、羊毛,金融机构有本人的营销费用预算,暂且不放进成本讨论。这种金融机构拿到手0.45%,扣不仅礼品0.20%,则还剩下0.25%,这0.25%要负责你的“免息期”。  一般问题下,普通客户账期卡得不紧。均值免息假设42天,则“资产成本”大约年化3%。也就是你在商户刷了卡,金融机构借给你3%年率的资产,借一个半月。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,这点费率,金融机构也不赚钱。

要是遇到账单日还款日卡得很精确的、羊毛撸的很厉害的DLB,光靠费率,金融机构妥妥亏钱。金融机构发信用卡的主要利润来源于账单分期的利息收入、逾期的高额罚息等。

二、银联

早在90年代刷卡的时候,不知各位是否仍有印象。假如你去“第一百货商店”买东西,收银台前摆了十几个POS机。

假如你刷的是我国金融机构卡,收银小妹掏出一个中银POS。

假如你刷的是工商金融机构卡,收银小妹掏出一个工商POS

假如你刷的是建设金融机构卡,收银小妹掏出一个建行POS。

直到“朱镕基”时搞了《金卡工程》里一个重要目的就是“互联互通”。此后的店里,收银台就只有一个“银联”POS机了。

现在的步骤变为了: 刷卡 —– 银联 —– 金融机构这其中,银联收取0.065%的费用。

为什么低于0.6%的POS机不能刷(为什么费率低于0.6%的POS机不能刷)

银联的收费看似是三个环节中最少的一个,但是相应来说,银联付出的劳动和成本也最少。所以银联是最赚钱的一个(依托着政府“垄断牌照”)

当然,不信邪的人也有。最典型的例子,莫过于“支付宝”。

当2004年你刚开始看支付宝Ver 1.0的界面。他是没有今天“统一”的支付宝盾形界面的。当时假如你淘宝买件衣服,支付宝付款。页面一打开,哗,是几十家网银。  真的是几十家。几乎每一家有名有姓的大金融机构。他上面都有了。

马云是基于这种的想法;

“办十几个POS机是一件很愚蠢的事,但是Web上给你十几个按钮,那还不容易”。所以支付宝一出来,银联就“跳掉”了。不论你哪一张卡,支付宝支持的那三十几家金融机构,你都可以刷。绕过了银联。

支付宝后来也问客户收费,但收得还是比银联便宜,这就是现在流行的扫二维码支付。

三、收单机构 

收单是一个庞大人力的行业,养着几十万从业人员。 你去购物,营业员拿出一个POS机让你刷卡时,你有没有想过,这个POS机要多少钱?这个POS机是怎么到每家店铺里去的?

干这一行的,就叫做“收单”。 收单就是一个苦哈哈的小伙子,背着十几部机器,跑到每家店铺,“爷爷啊,奶奶啊,求求求你装一部机器吧”; 每个月回访一次,假如你打印纸用完了,免费给你新的纸卷墨盒。  放眼我国几千万家商户,这是靠“人力”一家家铺过去的。 此后的运营维护,同样是每个月要上门的。

“收单”是一件人力密集型的工作中。大街小巷一个个小店铺扫过去,签协议,磕头拜礼。 在整块佣金蛋糕之中,“收单”拿走那一点点,天公地道。所以收单是一件利润菲薄的事,挣点辛苦钱。

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,“支付” 这条链条,利润十分微薄 ,你在海鲜大酒店餐厅吃了饭,刷了1000元,龙虾、象拔蚌的毛利有可能有数百元之巨,但是“支付”环节,你一共才掏了6元给:收单+银联+金融机构这三家机构分。每一个机构,赚的都是几分几厘的沙粒。

因此,“不付佣金”的交易,是没有积分的。这同样是公平的,合理。

比方说:一张白金卡,额度200000元,一个半月免息期。哪怕按照金融机构内部核算,也要近750元的资产成本。你刷封顶机才收80元手续费,再按照2/1/7比例划分,金融机构到手56元。所以金融机构怨气非常大

按照金融机构内部“大数据”的核算方式,假如你刷0.6%的银联标准机,则金融机构可以分到0.45%,扣除积分回馈,还有0.25%,勉强支撑成本。因为金融机构内部会算,当你的“亏损额”达到一定程度。金融机构会找一个借口“封”你的卡,借口什么不重要,反正你不能申述。

还有一种问题,跳码机、线下跳网上:你明明刷的是0.6%标准机。但是最后却没有拿到积分。  这有有可能是“跳码机”  因为现在的竞争十分激烈。支付有限企业的利润也非常之微薄。甚至于低到亏本,所以他们就会想办法吃掉你的钱。明明你刷的是0.6%机器,线路切换时却切到低费率甚至于0费率的机器(如公益类);这种他就吞掉了你一笔钱。你明明刷的是餐馆类商户,最后小票显示“XX学校”“XX医院门诊”。

套码跳码一直存在,现在很多套用网上交易,即网上快捷支付通道,有朋友称:最近某刷5000元以上交易跳优惠类,5000元以下跳网上快捷。  线下费率高于网上太多。实际上很多手刷有限企业假如不跳就没法去和市场同类产品做竞争,代理会嫌弃产品费率太高不好做市场,不能飞速拓展市场,所以这就引起了低费率竞争的恶性循环。

有部分手刷有限企业,很早之前就开始布局“跳网上快捷通道”,在系统记录下用户的信用卡四要素,有了四要素,不要刷卡,交易额度小(一般在大几千左右)甚至于不要密码[理论上想扣款就能扣款]但为了怕用户担心太不安全,也为了防止管控部门发现,所以技术人员就要做到完美的让用户感觉不到“线下刷卡交易”变为了“网上快捷交易”。

自96费改后开始,明文规定刷卡费率不能低于0.6%的,但是很多有限企业为了抢占市场,推出低费率来使用户注册使用,殊不知背后的阴谋,为了本人的用卡安全,远离低费率(羊毛出在羊身上)。

看了上面三个机构分钱的详细原因和数量,相信你已经明白,费率固定了0.6%,银联的费用不有可能减少,固定成本;  金融机构的费用假如减少了,对卡不利,降额卡片被封;收单机构硬性支出的成本,改不了。以上两项硬性支出加起来,不算收单机构的成本就是0.52%左右了。那么目前市面上低于0.6%费率的POS机是什么问题?

我们在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0.58%、0.55%甚至于0.50%的机器,可以想象他们的第三方支付有限企业、收单和代理商们不仅完全没有利润,还会亏钱。加上有限企业运营成本、人员成本、售后服务服务,这些都是要资产的。商家不是慈善家,不赚钱一定是不有可能的。 所以,这些低费率的机器,都会悄悄跳到公益类、优惠类的商户来减少成本,从中获取利润。  他们挤走的是金融机构的利润,归根结底是金融机构的收入变少了,所以最终商家仍然有利可图,而受到伤害的只能是卡的使用者本身!

换位考虑一下,假如你是金融机构,免费给客服办了卡,提供了各种各样活动、羊毛以及免息期,结果客户天天刷这些优惠类、公益类商户让金融机构亏钱,你会怎么办?

收单机构、支付有限企业、代理机构不是慈善家,金融机构也不是,所以降额、卡片被封才是最直接、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和结果。所以低于0.6 的机子刷多了容易伤卡、降额、卡片被封、关黑屋。

实际上pos机比的不是谁的费率低,再低一万块钱也差不了几块钱;也不是比谁的机器便宜,再便宜也抵不上资产安全的事。

综上所述:为什么低于0.6%的POS机不能刷?便宜的机器和费率,出现问题没售后服务真的很麻烦,尤其是跟钱挂钩,要是不到账就不是几块钱的事了!这点钱跟你的信用卡卡片被封降额相比,孰轻孰重自行斟酌!  至于那些寻找“无损”路子的,我只说一句,最后受损的都是本人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laklala.cn/447.html

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,违者必究!